题竹林寺

题竹林寺朗读

岁月人间促,烟霞此地多。

殷勤竹林寺,更得几回过!

译文

  岁月蹉跎于人间,但烟霞美景却多多地停留在竹林寺附近,没有因为时过境迁而消散。因为爱这番烟霞和竹林寺有了感情,但是就算心中有深情厚意也不知道今后能否再来欣赏这美景了。

注释

竹林寺:在庐山仙人洞旁。

殷勤:亲切的情意。

过(音guō):访问。

  隐士多为思想家,从朱放的诗句里读者可以领悟他对人生对社会的感受。《题竹林寺》中有着诗人对时间流逝,世事难料的伤怀。

  竹林寺依旧有美丽的烟霞景观,但是岁月消磨人难免会有改变。美丽的依然美丽但欣赏的人已经和以往不一样了。这可以被理解为一种遗憾,而这遗憾是人力难以抗拒的。所以诗里用到了“促”这个字。因为这岁月的催促,诗人难以预料自己还有多少机会能来欣赏美丽的风景,所以用到了“更”这个字。前后的呼应用在这里很恰当,既加深了感情的表达力度又使全诗有了整体的美感,很紧凑不拖沓。可以说此诗的最长处不是对竹林寺烟霞的描绘,而是这种对感情的描绘方法。所谓的文章前后的一致性,其实就是这种前后呼应的写作方法,这样编辑文字的好处就是主题明确,言简意赅。当然这是一种逻辑应用,要真正做到还需对素材很好的运用。绝对不是前面有几个词在文章最后依然用几个词就行的,《题竹林寺》可以说是一个范例,读者多琢磨一下就会体味了。

朱放

[唐](公元七七三年在世)字长通,襄州南阳人。生卒年均不详,约唐代宗大历中前后在世。初居汉水滨,后以避岁馑迁隐剡溪、镜湖间。与女诗人李冶,上人皎然,皆有交情。大历中,辟为江西节度参谋。贞元二年,(公元七八六年)诏举“韬晦奇才”,下聘礼,拜左拾遗,辞不就。放著有诗集一卷,《新唐书艺文志》传于世。 ...

朱放朗读
()

猜你喜欢

汪东

忆过寻芳地。朱阁重门闭。淡拂修蛾,轻匀笑靥,妆成斜倚。

爱小帘、银蒜镇双垂。织湘波细细。

()

五云迎晓禁庐开,不及华衣曳老莱。

宝藏发函金作界,仙醪传羽玉为台。

()

客里重为客,饥来百事非。一舟如许大,三匝竟何依。

欲死悲囊粟,无才负布衣。春鸥吾愧汝,清远背人飞。

()

祖道春明三载强,宛如苏李赋河梁。君应食酒谈廷尉,我但登临忆侍郎。

一棹不妨衣带水,九秋谁拂蒯缑霜。祗园处处堪题石,莫遣青山负举觞。

()

商馆非闲地,闲人偶在旁。

无端声利役,有许去来忙。

()

江南好,流水中有鲤鱼与雁凫。

汝出取鱼与雁凫,养我堂上姑。

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