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虞部卢四酬翰林钱七赤藤杖歌(元和四年作)

和虞部卢四酬翰林钱七赤藤杖歌(元和四年作)朗读

赤藤为杖世未窥,台郎始携自滇池。滇王扫宫避使者,

跪进再拜语嗢咿。绳桥拄过免倾堕,性命造次蒙扶持。

途经百国皆莫识,君臣聚观逐旌麾。共传滇神出水献,

赤龙拔须血淋漓。又云羲和操火鞭,暝到西极睡所遗。

几重包裹自题署,不以珍怪夸荒夷。归来捧赠同舍子,

浮光照手欲把疑。空堂昼眠倚牖户,飞电著壁搜蛟螭。

南宫清深禁闱密,唱和有类吹埙篪。妍辞丽句不可继,

见寄聊且慰分司。

韩愈

韩愈(768~824)字退之,唐代文学家、哲学家、思想家,河阳(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)人,汉族。祖籍河北昌黎,世称韩昌黎。晚年任吏部侍郎,又称韩吏部。谥号“文”,又称韩文公。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,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,破骈为散,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。宋代苏轼称他“文起八代之衰”,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,与柳宗元并称“韩柳”,有“文章巨公”和“百代文宗”之名,作品都收在《昌黎先生集》里。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“道统”观念的确立者,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。 ...

韩愈朗读
()

猜你喜欢

种竹绕轩居,清素聊自爱。虽无桃李颜,不改冰霰态。

孤松色不殊,六月寒尚在。倏然三径幽,凝碧如有待。

()

篆壁蜗涎细,织檐蛛网圆。

小轩幽梦破,竹露湿茶因。

()

老去林泉属我,时来轩冕输君。

正好南冥运翼,未用北山移文。

()

我年三十九,白髭有一茎。当时初见之,妻子殊为惊。

今年四十二,白者日益多。朝来明镜中,对之不复嗟。

()

夜长睡不著,起坐索衣添。莫道秋无信,凉飔已入檐。

()
董纪

扁舟暮抵阖闾城,愁听傍人话战争。龙井水光相荡潏,虎丘山色自阴晴。

野花原是吴宫草,甲马曾来越国兵。西子不归台亦废,空留江月照人明。

()